“基层科研一线员工收入60万元!”这是国资潇湘融媒近日从湖南海利集团听闻的新鲜事儿。摘得60万元的高额中长期激励资金,兰世林一夜之间在这家老牌国企近两千名员工中爆红。实际上,即便放到全省国资系统来看,这种现象也是很少见的。
炎炎夏日中午时分,国资潇湘融媒记者见到了这位神秘的科研人员,他刚从常德生产基地乘车赶回长沙。一脸黝黑,衣着朴素,高高的发际线,如果不是交谈一番,全然看不出是从事科研工作的。
“我们搞农化科研的,与你们想象中的科研人员整天穿着白大褂在室内吹着空调做实验不一样,必须经常下到艰苦的生产一线,不管夏日的高温酷暑还是冬日的风雪严寒,都要投身一线确保科研技术成果应用转化无缝对接。”湖南化工研究院首席专家、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杜升华说。
10人分享240万元激励资金!
在赛马制下,2022年6月,兰世林等10名科研人员脱颖而出,每人分别获得60万元、30万元、15万元三个档次的激励金额,总额共240万元。他们当中,中青年人数占比60%,年纪最小的陈郭芹仅29岁。实际上,这是海利集团推出的第二期中长期激励。在2021年成功试水第一期7 名科研骨干获得中长期激励的基础上,第二期进一步扩大了激励面和额度,以极大的公平性与高额的激励性,在员工中一石激起千层浪。
“能够获得30万元的真金白银激励,非常意外。”34岁的刘源是一名助理研究员,一直扎根科研一线从事农药工艺技术开发,去年他作为科研骨干参与完成“高品丁硫克百威技术开发及贵溪丁硫生产装置试生产”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效农药与中间体绿色制备技术”项目验收,并主持完成二氟吡唑酸小试研究。作为一名年轻人,工作得以高度认可,他感到很开心,备受鼓舞。
“针对科研人员的激励措施,这次是公司71年发展史上力度最大的。”湖南海利集团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谭华告诉国资潇湘融媒,在2018年之前是固定工资制,研发人员旱涝保收,干多干少一个样。也是在那两年,科研人才流失严重,甚至项目团队整体出走,选择去了沿海企业。国企改革的浪潮席卷之下,科研院所管理体制的僵化,对科研人员创新活力的束缚,正在加速破除。2018年至2019年,海利集团启动三项制度改革,对研究院进行薪酬制度改革,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人员活力,但面对市场化、国际化的竞争形势,这远远不够。
彼时,湖南省国资委正在推行中长期激励试点。海利集团抢抓改革契机,并结合中央、省委关于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精神,开展多方调研、专家论证,探索出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的市场化经营机制:从科研新人下基层锻炼培养办法、“导师带徒”制,到揭榜挂帅、科研项目负责人制度,再到考核评价标准修订、中长期激励办法等等,协同发力,打出一套人才制度改革“组合拳”。
△2021年2月26日,海利贵溪公司新区一期项目试产,生产车间人员正在灌装高品质的丁硫克百威。
“中长期激励对象的评选机制,在顶层设计上强化业绩导向和价值创造,采取多通道赛马制,并且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比要达到1/3,严格按照自主申报、公开选拔、公示等程序,激励金在第六个年度全部兑现。”谭华介绍,科研审批流程实现简化,启动赛马制,从基层科研人员到首席专家都可以揭榜挂帅项目,项目负责人每年还可以自主搭配队员进行组队,申报课题,开展实验研究并进行成果转化,甚至一个项目多个赛道,各队同台竞技。
随着中长期激励机制的实施,一种良好的科研生态和浓厚的科研氛围得以重现,科研一线各项业务驶进了快车道。“对于挑战性大的工作任务,以往抱怨、推诿或逃避的现象不再,主动揽活、主动加班加点现象蔚然成风。晚上十点,实验楼灯火通明;双休日,一些科研人员自主到实验室加班。”杜升华坦言,现在沿海企业再想从海利集团挖人更难了,而且已经吸引了大量人才回流,他们再度得以重用,担任海利子公司高管或者课题项目组长。2021年,激励金收益单位研究院承担和实施各类纵横项研发和技术服务课题181项。全年申报市级以上科技项目23项,新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农业农村部项目3项,中国农药工业协会项目1项,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项;全年新申请专利26件,累计授权12件。完成了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效农药与中间体绿色制备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吡唑羧酸酰胺先导结构的创新与优化及其杀菌作用机制研究”、长沙市科技领军人才重点项目“新型绿色仿生昆虫鱼尼丁受体抑制剂的创制”等课题的验收,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农药绿色发展进程。湖南海利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化工研究院院长刘卫东向国资潇湘融媒指出,打破科研大锅饭,破“四唯”(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弊端,充分释放科研人员的潜能与价值,同时让来到国企的年轻人有冲劲有盼头,是此轮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所在。
此轮中长期激励举措实施过程中,80后兰世林正是从基层科研一线中发现的好苗子。
面对国际市场,如何让销售了十余年的杀虫剂老产品丁硫克百威向高端升级,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是兰世林一直在思考并努力的方向。2009-2021年期间,兰世林主持“高品丁硫克百威技术开发及贵溪丁硫生产装置试生产”项目,通过实验探索出一种新型分离工艺,控制溶剂甲苯含量降至0.1%以下,破解卡脖子技术为争取跨国公司订单打下了坚实基础;在装置上解决了7个杂质超标问题,同时使得主含量由94%提高到97%,实现了丁硫克百威由普品向高品的转型升级。在投入产出方面,完成了高品丁硫新溶剂工艺开发,在贵溪丁硫生产装置上试生产一次性开车成功并达产达效,到2021年底装置的生产能力已正式突破5000吨/年,实现利润4180万元,创出项目建设和投产第一年即盈利的两个海利“新速度”。
△2021年1月,兰世林(左)在江西贵溪生产基地现场查管。
“我们课题组提前三个月去的贵溪生产基地现场查管,针对工艺对装置进行预判整改,确保顺利开车,自2月18日开始试投产,天天跟着晚班、白班倒,及时应变解决设备、计量、连锁等环节的问题,连续奋战40多天没休息,直到项目稳定实现达产达效。”兰世林向国资潇湘融媒回忆。
分析是工艺的眼睛,要求细心、准确。90后的陈郭芹2018年研究生毕业到湖南化工研究院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从事分析工作。参与高品丁硫克百威项目时,她吃得苦耐得烦,每天从7时到22时,对上百个样品进行检测分析,一丝不苟,在确保分析准确性的同时配合工艺人员追溯并解决杂质超标问题。让兰世林、刘源等科研人员感触颇深的是,此次改革,科研人员的获得感、幸福感得到极大提升,同时激发了科研人员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在研究与开发中能有重大发明创造及技术革新,能解决关键性的卡脖子技术难题,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公司产品转型升级,贡献更大的经济效益。接受完记者的采访,兰世林等几位科研成员又马不停蹄奔赴常德生产基地开展丁硫BS连续化中试试验。
没有研发,就没有产品,企业就没有话语权。实际上,有着科研基因的海利集团深谙科技创新驱动的魅力。
数据显示,其近三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平均超过5%,2021年达到5.5%,技术研发投入总额达到1.52亿元,远超同行业及全国国有企业优秀值水平。根据国务院国资委公布的《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2021年农药制造业技术投入比优秀值为1.7%,全国国有企业技术投入比优秀值为3.6%,海利集团超出同行业优秀值3.8个百分点,超出全国国有企业优秀值1.9个百分点。“十四五”期间,海利集团重点开展了以二氟吡唑酸为关键中间体上下游产品的产业化开发,一种新型联苯合成共性技术产业化开发,吡唑醚菌酯和甲托等产品的连续化工艺产业化开发。同时利用公司现有光气资源优势,正在开发相关异氰酸酯类、酰氯类新材料。在纵向科研项目方面,承担了国家基金委的“硝基吡啶-2-胺结构导向的多样性设计合成、构效关系与杀菌靶标探索”、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防治草地贪夜蛾等重大虫害新型绿色仿生杀虫剂的创制开发”等新农药创制项目和农业农村部的相关专项项目。2022年上半年,湖南海利集团更是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完成营业收入14.3亿元,同比增长19.1%,完成利润总额2.4亿元,同比增长18.1%,实现了业绩六连增、目标六连超,在省国资委业绩考核中连续四年保持A级。
刘卫东表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为中国农化领域国家队的一员,湖南海利集团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跨越发展”战略,确保研发投入年增长率不低于10%,强化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提高智能制造水平,研发生产更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绿色新农药和关键中间体;积极推进关键人才激励制度,将超额分享激励对象向高技能人才和管理骨干延伸,加大高素质人才引进和创新团队的培养建设,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创新平台体系建设,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化工新材料创新高地,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